蜡烛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蜡烛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消费支付只能扫码央行说NO-【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6 08:51:27 阅读: 来源:蜡烛厂家

长沙晚报记者 陈登辉 实习生 刘文争

移动支付的兴起方便了百姓,买买买时掏手机已成常态。不过,近来有不少市民发现,在一些消费场景中,现金越来越不受待见,甚至被拒收。

对于类似拒收人民币的情况,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了整顿拒收现金相关公告。公告称,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要求或者诱导其他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记者昨日走访得知,长沙确有部分消费场所存在只能扫码支付的现象,有待整改。

调查 个别停车场只能扫码不收现金

上周末,长沙市民刘先生与爱人在某商场看电影,“看完后开车出地下停车场,要交20元停车费,我拿现金给管理员,他却坚持要我扫码支付。”虽然妥协了,但刘先生心里还是存疑,“作为消费者,应该有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力,怎么能强加于人呢?”

根据刘先生提供的情况,记者暗访长沙的多家商场,虽然未发现有明确拒收现金的情况,但其普遍表示会引导和鼓励消费者扫码支付。“停车费一般都是小金额,如果用现金,很多情况下要找零,比较费时。”开福区某商场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扫码支付更便捷,省时间。

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公共服务单位也存在。长沙市民周小姐是位孕妇,需要定期去某妇幼保健院检查,“交停车费时,经常遇到工作人员以没零钱为由拒绝接受现金。”

除了停车场,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在购物的过程中也存在排斥现金的情况。“上周我在一家商场买衣服,他们就不收现金,收银员说是品牌搞活动,扫码支付才能享受这个折扣,如果用现金就只能原价买。”在长沙读大学的王同学表示。

规范 维护不习惯移动支付群体权利

不可否认的是,扫码支付比使用现金更加高效,也比较符合时下潮流。那么央行为何要发文整治拒收现金的现象呢?

央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公平交易的核心原则是保障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要维护全体消费者特别是那些不习惯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群体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

换句话说,移动支付纵有万般好处,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使用,老年群体就是其中之一。正如记者所了解到的,一些公共服务单位也有拒收现金的情况,对于习惯使用现金的老年人来说,强迫他们操作手机来扫码,移动支付带来的就不再是便利。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仅占5.2%。这意味着仍有很多老人更加习惯于传统的现金支付。

对此,央行的公告中明确称,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期限届满后仍然存在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其实不得拒收人民币,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

观点 规范支付工具选择和应用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商家拒收现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消费者出门不带现金。

根据支付宝发布的全民账单,2017年湖南省的移动支付在支付总额中占比86%,超过全国平均的82%。长沙的移动支付占比是86%,而这个数字在一年前是75.8%,提高了逾10%。这样的普及速度,让支付巨头们看到了无限商机,“无现金”的概念甚嚣尘上。

2017年,支付宝宣布在多个城市举办“无现金城市周”营销,微信支付也宣布开启“88无现金日”活动。为了刺激消费者,各大支付机构纷纷推出让利促销活动。从商家的角度来说,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工具,意味着他们就能从支付机构获得更多的补贴和返利,这也是拒收现金现象的一个源头。

不过“无现金”热潮也有可能带来盗刷、诈骗等隐患,这让监管层不得不重视。央行表示,要加强引导,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有专家指出,央行出拳整治拒收现金行为,是对支付工具选择和应用的规范,更是对现阶段支付乱象和“无现金社会”概念的及时纠偏,有利于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

矿用风筒布

机床防尘罩

包塑金属软管

手机螺丝刀

流水工艺

甲钴胺注射液